个年代一大半手工业就是对着木料加加减减,希望能在把原来的加工机械进一步优化。
第三是为吴越重工下属的吴越船厂服务,就是大型木料加工设备。包括畜力圆锯、雕刻机、起重机、夹具等等。
原本临海侯还要发布家庭需要的缝纫机招标攻关书,但是吴越太上王写信明确反对这么做,现在还不能实现那些小零件稳定高效工作。一个缝纫机其实也包括很多方面的攻关,现在的麻钢等级刚刚区分,但是对于小型零件的要求还是不能满足。实际上缝纫机的要求比那些大型圆锯和简单车床要高得多。
限于当时能力,这第一单竞争招标书是有时间限制的,希望各组能尽早攻克。而这三项也仅仅是目前既有机械改进,自然不会太难。
春申城作为工业基地也有个好处,海运水运方便,离边疆又远。那些山越也不可能攻打到这里。军事上的顾虑比较少,地震什么都不怎么有。除了台风外,申港算是很安全的地区。周边又有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提供粮食和市场,而且过了大江,还有一个江淮下游三角洲提供足够多的粮食,而上游不远处还能有铁矿和铜矿生产出一级原料来。
而中原各地在历史上一直兵荒马乱的,一旦有事,很难保全。雒阳、长安的地形虽好,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一旦乱起来往往首当其冲。雒阳以东实际上基本没得选择,至少现在不是选的时候,谁愿意把手工业中心放在胡虏边上。这个时代,鲜卑、东胡各族甚至能深入青徐为祸,和辫子朝一个样子,辫子军就深入山东各地劫掠。偏安在吴越的海边小城,有个优势就是一旦天下大势既定,后面的东西新统治者也不舍得砸烂。毕竟开始是争夺,后面大势定后就是保存了。
玉工们第一次在在简单陀机改成的车床上切削木块,按照图纸生产木质部件,然后组装起来。吴越所有研发的设备都要先制木模,然后预制运作来看有什么要改进。而这些玩意正好让玉工们熟手,切削木头和玉石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木头更加不值钱,更加好加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