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尔梅道:“侯恂口述精要,让其子侯方域执笔,向清虏陈述剿抚十议。剿议五曰:‘逼巢穴、绝径路、困粮食、鼓敌仇、散党援。’抚议五曰:‘固根本、照激劝、简精锐、信号令、责屯种。’清虏如获至宝,以之为策,掘河焚林,剿灭了榆园军。”葛明气愤地说道:“当年复社四公子志节高尚,勇斗奸臣阮大铖,深受世人敬仰。侯方域却贪图富贵,投靠清虏,残害义军,真是个民族败类。”
阎尔梅道:“南京失守后,复社四公子的表现不一。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还在永历朝廷出过力,后来因党争方才出家为僧。只有侯方域耐不住寂寞,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而且只考进了副榜,为世人所不齿。他本来想献计剿灭义军,希望得到清朝赏识重用。然而事与愿违,计议得行,人未堪用。他因此忧郁成疾,以至病死。”
葛明轻蔑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落个晚节不保,让世人耻笑。”阎尔梅忧道:“侯方域之所以投靠清朝,主要是看到反清复明没有了希望。清虏镇压了榆园军后,在北方统治渐趋稳固。民众逐渐习惯剃发结辫,抗清斗志亦是渐已消失。我担心数十年之后,民众忘了大明,都做了清虏的奴才。”
葛明安慰道:“先生,东南和西南还有我大明军队,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共同拥戴永历帝,收复江山大有希望。”阎尔梅道:“我亦听闻这三人之才,特别是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可是李定国迎驾昆明后,与孙可望已是势不两立,互相提防,无暇再入两广抗清。郑成功虽作砥柱于东南,可是不习陆战,无法在陆上攻城略地。张煌言爱国赤诚,可惜兵力寡薄,以至难以打出一片天地。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驾驭,让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各尽其才,励精图治,刚大明复兴指日可待,最不济亦能占据江南半壁江山。”
正说得投机之时,万云龙走进禅房,兴奋地说道:“国姓爷出了笔粮饷,让贫僧兄长练兵。贫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