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为重。邝某速回广州,联络昔日义军弟兄起兵抗清,以迎接将军入粤。”
郑成功豪气顿生,正色道:“先生无兵无卒,尚且能奋不顾身抗清。本藩在广东南澳岛起兵,至今岛上还有近千名将士。取得同安县城后,本藩立即移师粤东,攻打揭阳、普宁、惠来等县。本藩还要改奉永历朝廷为正朔,联合各派义师,共抗清虏。”邝露闻言大喜,想不到自己居然立下奇功,说动郑成功归于永历朝廷。
这时,有个兵士报告原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领军来归。郑成功大喜道:“本藩正发愁无管理地方政务的官员,前者想请路振飞大人出山,可他不幸病逝于海岛。卢大人此来有如神助,本藩立马去迎接卢大人。”
邝露大笑道:“看来天意如此,国姓爷该当攻城略地。在下不再打扰国姓爷了,立即动身到广州。”郑成功让亲兵取来一支令旗,交给邝露,说道:“先生在海上遇到麻烦,只要拿出此旗,没有人敢为难。”邝露谢过郑成功,与葛明、戚玉登船,直向广州驶去。
有了郑成功的令旗,无论是海盗,或者是义军,都是毕恭毕敬地放行。葛明道:“大哥,郑成功在海上果真有些手段。我看他杀伐果断、治军甚严,手下将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邝露道:“郑氏家族纵横海上几十年,剪除异已,势力庞大,可以说一呼百应。”戚玉道:“郑成功胸有大志,断然不会满足于海盗般的生活。他改奉永历朝廷确是顺势而为,但亦是想壮大自身势力。”邝露笑道:“我也看出此节,因而劝他攻打广东。”
戚玉取笑道:“大哥差点让鲁王监国栽了跟头,这次又来算记郑成功,还给郑彩头上悬了一把刀,却又能完成永历朝廷的使命。”邝露赞道:“弟妹确是聪慧过人,我的小计谋都逃不过你的法眼。”葛明问道:“郑成功在海上无可匹敌,攻打县城岂不是以短击长,他能收复广东吗?”
邝露道:“我亦没指望他能攻下广州城,能使清虏疲于应付即可。”戚玉道:“大哥再趁机乱中取利。”葛明道:“大哥为了复兴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