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接踵而上。陈明遇大声呼喊,士兵们用长枪刺落清将,余者皆退下。
清军数日攻城不息,江阴军民浴血抵抗,力保城池不失。他们还把庙里的神像抬上城墙,在上面张了黄盖,抬着巡游各处。以磁石捻动神像胡须,遇到铁器,胡须就会自动关闭;用机关扶住神像的手动作,使得看上去像在指挥。清兵见之,恐惧万分,以为是天兵天将下凡。刘良佐让其子攻城,正当神像张开口,其子吓得胆战心惊,被义军士兵用箭射死。
二十八日,阎应元在守城战斗中,右臂被清军的炮火击伤。他包裹伤口后继续战斗,用左手握刀,一连砍杀了数个爬上城墙来的清兵。阎应元号令严肃,对苟且偷安、不守法纪的人,必然重加责罚,以警示众人,即使时士绅亦不例外。而当士兵受伤时,他又会亲自熬药斟酒,温言慰劳;当有人遇难,他亲自购置棺木,哭奠而殓葬;对义军士兵,不称姓名而称兄弟。阎应元凡事以身作则,诚恳待人,所以军民都怀德畏威,虽死不悔。
二十九日,清军再次攻打北城,被阎应元率军痛击,就转去攻打南城。清兵抢掠居民家中木箱千余只,在十方庵的后面叠成将台,高与城齐。清将登上高台指挥,其部将与亲兵围在台旁。接着调来百门大炮,对准城墙的东南角猛轰。顿时炮声震天,百里之外都能听到。一昼夜用掉火药一万五千斤,城墙几乎被轰塌。
阎应元来到南城,忽然看到清将站在高台上,正指挥清兵发炮。他立即让士兵们搬来一门大炮,对准高台安放好,装上了火药和开花弹。阎应元瞄准清将调整大炮,直到丝毫不差,便点火发射。炮声响过,清将及周围的近百个清兵被炸得不见踪影。
进入八月,清军久攻不下,博洛心中焦急,重新劝降,并使出离间、缓兵之计,皆被城中军民识破。摄政王多尔衮晓谕招安,言道:“明已亡,何苦死守?”博洛命人用箭射入城中。阎应元在信后补上:“愿受炮打,宁死不降!”射还清军。博洛大怒,令清军向城内发炮,城墙多处被损坏。
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