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便急急来到长江边上的瓜洲。张煌言、黄宗羲道别葛明、戚玉,护送刘宗周登上一艘帆船,准备顺江而下,先到松江,再从陆路返回绍兴府山阴县。看着帆船离开后,葛明、戚玉站在码头上,等候前方摆渡的帆船到来。
过了一柱香时间,帆船靠上木码头,抛碇落帆,乘客们下了船。葛明询问一个后生,得知这条船是在瓜洲和镇江之间摆渡,便和戚玉牵马上了船,找个柱子拴好马,付了渡船银钱。过了半个时辰,又上来二十多个乘客。水手解开缆绳,起碇升帆,驾船向对岸驶去。
因天气寒冷,大部分乘客都到船舱里坐下。葛明、戚玉初见长江,甚是好奇,双双站在甲板上,看着波澜壮阔的长江,滔滔不息,滚滚向东流去。葛明叹道:“长江真乃江南天堑也!”戚玉道:“自古守江必守淮,若淮河丢失,则虽有长江天险,江南仍然不保。”
葛明道:“历史上的南方政权皆将防线设在淮河,却很难北伐夺取中原。而北方政权欲夺取江南,都要先夺取淮河,这却是为何?”戚玉道:“淮北利于骑战,淮南河流港汊交错,利于水战。北军若南来,失去地利,不易立足。若是控制了淮河流域,即可站住脚跟,进而饮马长江。”
“说得好!”忽然有人说道。葛明、戚玉急忙转过身,只见有位书生微笑着走来。书生三十多岁年纪,身材魁梧,穿着儒衫,头戴方巾,步履矫健,身上透出一股英雄豪爽之气。
书生拱手道:“适才二位小师父所言甚有见解。”葛明急忙还礼道:“让先生见笑了!我们也只是闲谈,不免有些偏驳。其实大明建国便是例外,太祖朱元璋由南向北用兵,进而夺取天下,还把蒙古人驱赶到大漠。”
书生敬佩道:“太祖雄才大略,神威英武,能完成千古难得实现的壮举,真乃前所未有的明君。”接着饶有兴趣地说道:“其实‘守江必守淮’是我们汉人自欺欺人之说。”
“先生此话怎讲?”葛明急忙问道。书生道:“各个朝代布重兵于江淮,若是被敌人击败,则其精华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