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大人了。”葛明惊问其故。
阎尔梅叹了口气,说道:“马士英当上首辅后,与阮大铖等人把持朝政,肆意布列私人,排斥异己。五月份,马士英欲使用亲信田仰,因而罢免了路振飞。路大人老母病丧,无家可归,只好居于苏州,现不知流落何处?”
戚玉皱眉道:“朝廷使用马士英、阮大铖这些奸臣,排斥路大人这些忠臣,江南岂不是亦岌岌可危?”
阎尔梅道:“为拯救大明江山,我曾披麻戴孝,拜见巡按御史王燮,请他领兵收复失地,提出减免税负、联合义军、北上抗清三条大计。可王大人虽表面上大加赞誉,内心却疑虑重重,迟迟不肯奏明朝廷。我亦明白,王大人之所以缄口不言,主要是害怕遭受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陷害。”
戚玉叹道:“阎先生的计策确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若照此实施,则可收复中原,振兴大明。”葛明急道:“难道朝廷大臣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坐以待毙吗?”阎尔梅笑道:“不幸之中有万幸,史阁部督师扬州,节制江北四镇,不日将派兵北上。”
“史阁部?”葛明、戚玉齐声询问道。阎尔梅笑道:“史阁部是指史可法。他是崇祯元年考中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后升任都御史,又总督漕运。去年七月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福王登位后,拜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人们便称他为‘史阁部’。朝廷令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率部镇守江北,称为‘江北四镇’,以史阁部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
葛明问道:“史阁部督师扬州,是为了避开朝廷内部攻讦争斗吗?”阎尔梅笑道:“有这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因拥立铸下大错,史阁部想办法竭力挽回,因而呈上‘敬陈第一紧急枢务事’的启本。他力主设立江北四镇,以拱卫南京,并通过议和为朝廷争得喘息之机,稳住根基,然后再占据徐州,进而夺取中原。”戚玉道:“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可谓夺取中原的跳板,确实需尽早图之。”
阎尔梅道:“徐州守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