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连忙把我写的书函递了上去。”葛明惊道:“阎先生这是在火上浇油啊!”戚玉拍手道:“此举是劝说武愫,让他消气,不至于加害阎先生。”阎尔梅点头道:“武愫读罢书信,深受感动,立即写了回信,让人放我离开。”
葛明问道:“这个武愫后来怎样?”阎尔梅道:“李自成任命吕弼周为淮扬节度使,武愫为防御使,令招抚徐、沛。又任命董学礼领兵据宿迁,策应援助二人。三人上任不足整月,大明淮扬巡抚路振飞巧设奇计,擒住吕弼周、武愫,将董学礼驱逐出宿迁。后来处死吕弼周,把武愫装入槛车,送到南京处死。”葛明赞叹道:“当时人心浮动,大明北方官员大多望风投降,路大人却能守住淮扬,足见其才能卓著。”
阎尔梅道:“京师陷落后,路大人牢牢地守住淮安,虽然不能力挽狂澜,可是他采取的措施令人拍案叫绝。”戚玉赞道:“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路大人稳守淮扬,就能挡住大顺军过江。”葛明好奇地问道:“路大人采取了哪些策略?”
阎尔梅道:“路大人迅速戒严各地,肃清奸细,禁止人们造谣惑众,派兵分守要塞,阻挡大顺军进入淮扬。他还鼓励地方士绅招兵买马,并亲自设计练兵方案。组织淮安七十二坊各集义兵,每坊由两名生员负责操练,其中一人被授以‘社长’之职,负责城镇的夜间巡逻,并时刻枕戈待命。因而淮扬不但挡住了大顺军,而且还接纳了逃难来的朝廷官员和福、周、潞、崇四王。后来刘泽清、高杰率军南下,路大人素知二人军纪败坏,怕其祸害百姓,只是接济粮草,但禁止其军队入城,并派遣将领分守淮安周围要冲,防备其夺取扬州。他见天下无主,迅速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请伦序速立福王为帝,确是具有远见卓识。可惜史可法犹豫不决,坐失良机,以至四镇自恃拥立之功,不遵从号令,骄悍跋扈,争权夺利,挟制朝廷。”
葛明感叹道:“路大人以一已之力,保国护民,挽大厦于将倾。如此忠诚而杰出的英才,我们却无缘相见。”阎尔梅摇头道:“你很难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