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刚想说什么,李承乾看到高家有人出来,沉声道:“先进去吧。”
有人造反事大还是已经致仕的高士廉病危事大?当然是有人造反事大。
不过既然皇帝不说话,李勣也不能多说什么,向着亲卫低语两句,让他看看谁没在高家,没在的都请去太极殿,一会儿陛下要商议军务,同时通知江南事项。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并且将长孙无忌养大。而长孙无忌是李承乾的舅舅,算起来李承乾应该叫舅姥爷。
高士廉可谓是大唐表率,为大唐人口贡献也不小。
二儿子高至行、三儿子高纯行、四儿子高真行、五儿子高审行,六儿子高慎行在长孙无忌的带领下一起迎接。长孙无忌如此做法算是半个儿子的做派,但不得不说李承乾看到长孙无忌迎接心中也是暗自点头,至少他对高士廉是真的感恩戴德。
高士廉的大儿子高履行在病床前伺候,这才是应有之义。不然家严走了旁边没有一个儿子也是悲哀。
六个儿子履、至、纯、真、审、慎,可见高士廉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儿子们期望也颇高。
李承乾急匆匆来到病榻前,其余人等包括高履行都撤出去,一是人多容易让病人憋气,二是高履行肯定要和陛下说什么,杨师道死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杨师道临终的嘱托是以后立太子不要给太子太大的压力,这句话差点让李承乾泪崩。想当年就是李世民给李承乾太大的压力,让他无所适从。
高士廉看到李承乾,眼睛都已经不能完全睁开,但依旧强撑着露出一点笑意。声音无力而低微的说:“老臣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事~不是编撰《氏族志》和《文思博要》~不是玄武门之变~而是~那一夜支持陛下~”
宫变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五年时间过去了,许多细节已经逐渐被想透彻,即使是当时三个人也大致猜测到是怎么回事。但房玄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三人依旧支持李承乾登基,这才有了现在大唐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五年来的变化,比李世民当皇帝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