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黄金白银兑换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整个京畿了。
好在人们喜欢更加光亮好看的硬币,使得央行得以缓过劲儿来,顶住了第一波的兑换压力。加上铸币厂大规模的开工铸造银元,将刚刚兑换进来的银两迅变成银元才得以解决问题。
后来邓浩楠才明白,北京城内的都是王公贵族,哪个家中没有个十几万,上百万两银子啊?不说别的,卖一套房子就不止十万两银子!邓浩楠的三千万两银子作为币制改革的基准金实在有些冒险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邓浩楠。大明级邋遢的理财能力,使得财政收入仅仅才几百万两银子。正常情况下,储备金达到财政的三倍既可以实行货币改革,而邓浩楠手里有三千万两银子,本来足够了。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朝廷穷,但是民间可是有的是钱。
这算是藏富于民吗?邓浩楠只得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