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
这不,同治元年的正月刚过,廷臣马懋才便奏报:“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卫(今松潘)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即小河守御千户所)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压死军民数人。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
邓浩楠每天都要批复这些灾难奏折,脑袋每天都嗡嗡直响。
不过,好在去年的海外贸易盈利不少,年终结算后填充财政亏空,让邓浩楠的财政压力顿时减轻,可以应付得来这些天灾。
只是,休养生息带来的巨大财政赤字将会越来越高,使得其他开支不断被缩减。尤其是军事上的开支缩水最大,虽然已经裁撤了一百五十多万军队,节省了大笔的开支,但还是影响到了海军开支,使得海军经费缩减了一成。
已经动工开建的十艘北云级四等战列舰再有三个月就可以服役了,这令邓浩楠很高兴。只不过,翔鹰级的试验舰翔鹰号的研制过程就有些困难了,甚至是难产。
这主要是因为飞剪式舰和钢铁船壳需要水压机来锻造,但水压机需要蒸汽机来提供动力,而工匠们虽然可以从宝典的记录上面得到启,但理论和实践却是两回事,需要时间来融合。
在邓浩楠看来,大明的工业制造能力完全可以造出来蒸汽机,欠缺的就是理念。技师们通过对宝典的学习,开始仿造蒸汽机。不过,问题出在邓浩楠身上,他过高的判断了大明人的适应能力,直接给技师下达了命令,先上马研制的就是可以直接提供动力的蒸汽机。
这使得技师们刚刚接触到新科学的冰山一角,便被要求画出全貌来,无疑等于让小孩子没学会爬先跑一样。结果,技师强行照葫芦画瓢鼓捣出来的蒸汽机中看不中用,根本无法驱动水压机。
而海军工程署同样为了迎合邓浩楠的口味,拍胸脯保证翔鹰级战列舰研顺利,在水压机没有过关时,便动用人力,人工进行打造战舰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