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代,一盎司黄金本身只要35美元,二十分之一价格也就是大约1.75美元/桶,中枢价值确定并不遥远。
在面对非欧盟国家控制市场时,opf可以自由将配额以外的原油进行市场定价销售——但这种空间只是理论上的,到目前为止,欧洲、非洲、中东已纳入统一体系;南美以拉普拉塔集团为首的各国表态将赞同欧盟体系,能实现原油自由贸易的只有北美和远东市场。
而日本在获悉德国石油4原则后,马上就看明白了“统制经济”的玩法,同样依样画葫芦搞了远东石油4原则——除远东原油用日元标价外,其余差不多都采取和德国一样的策略。虽然日本控制的原油产量不过1100万吨,还不到opf产量的四分之一,但在远东,目前也只有日本一个原油需求大户,相对而言比欧洲更容易控制。
剩下两个主要石油生产国便要傻眼了:美国拥有1亿多吨原油产量,北美根本消耗不掉;东俄拥有1000多万吨产量,同样挤入不了主流市场。用施佩尔的话说:打仗的时候恨不得之际石油越多越好、和自己抢油的人越少越好,和平时候才明白产油多只能是负担,需求越大才越好!
这种以需定产的统制经济模式有一个缺陷:无法自动调节供需间的缺口,过剩无法压缩、短缺无法扩张。这时候就轮到第四个原则——总体平衡原则上场,德国发挥最后稳定器作用进行反周期调节:配额产量过剩时,德国保证以不低于6马克/桶价格进行收储,配额产量紧缺时,德国保证以不高于10马克进行抛售(以上售价均不含欧盟税)。
本来施佩尔将1945年产量配额定为4500万吨,1946年定5000万吨,1947年定为5600万吨,但霍夫曼认为他低估了实际需求,强烈建议将1946年规模扩大到6500万吨,1947年定为7500万吨,虽然施佩尔不明白为什么元首这么有信心一定能消耗这么多,但架不住霍夫曼一句话:“不要担心过剩,过剩收储就好了嘛,即便多1000万吨,也就是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