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是典型的巡航导弹,和前辈V1火箭一样很像一架无人驾驶的自杀飞机,不过比V1速度快,将近750公里/小时,超过现在所有活塞发动机飞机,虽然很难防御,但依然可被防空火力所击落,每艘掷矛手可携带64枚常用和32枚备用弹。
虽然都叫导弹,但两者块头不同、发射方式不同、造价也截然不同。
每一枚V2+导弹价格大约在14万马克,而V3导弹价格大约在3万马克。比起V1不过7500马克的价格大大涨价,但对现在的德国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当初发动对大不列颠最后空袭时,德国一口气打光了前期生产出来的所有V2+导弹,经过这几个月开足马力的生产又积攒了更多的货色。在地面发射、发射井发射、铁路机动发射相继获得成功后,霍夫曼终于要开始尝试舰载发射了。
不过德国显然还没像戈达德预料的那样使用意志轮作为发射平台,因为火箭发射前需要起竖和稳定平台,然后还要存储燃料,因此利用油轮改造导弹航母是霍夫曼与专家们讨论后最中意的目标。
4艘满载火箭的油轮主要舱室已改造为导弹和发射地容身场所,最深层的舱室在经过100mm装甲钢加固后成为火箭燃料储存所在地。一般来说,火箭在燃料灌注前危险不大,风险最大是这批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燃料。所以不但要进行舱室加固,还要选择在夜晚进行灌注避开敌军飞机可能的袭扰。地勤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批燃料注射到火箭箭体燃料箱中。
德国火箭水平是世界独一无二,如果说喷气机还有英国勉强称得上不相上下的话,火箭技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佩内明德讲话后,困扰德国导弹事业发展的很多问题,诸如资源、材料、人手、发展方向等一一得到了解决,取得远比历史上更突出的成绩。
历史上V2最远不过就打了370公里,现在经改造的V2+可轻松打到600公里,且提前进入实用阶段,实现批量生产。
在发射场试验基地中,有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