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年1月份开始对IS-2量产,数量不低于目前IS-1的产量水平——每月120辆,并力争在1944年秋提高到200辆/月。
IS-2并不是红军重型坦克发展的终点,在设计师绘图板上还躺着IS-3重型坦克,火炮将采用与IS-2一样的122mm,但装甲将继续增强,大概能达到160mm的标准,用于抗衡德国有可能推出的新型重型坦克,美国通过远东航线提供过来的装甲钢几乎都用在了重型坦克生产线上。
这一点倒是让他们猜对了,在霍夫曼强烈建议之下进行减重的、58吨级的虎王坦克已完成除发动机和变速箱之外的全部测试,各方面反映良好,那门88mm/L71的坦克炮表现尤其优异。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增重10吨后,相对于虎式比较优秀的机动性能,虎王自叹不如,但比起历史上68-70吨的重量,稳定性和机动性显然又更好一些。
迈巴赫公司已不止一次地挨凯特尔元帅的批评,指责他们迟迟不能将850匹马力级别的HL234发动机交付生产,甚至连定型工作都尚未完成,以至于耽误了虎王投产,但霍夫曼和施佩尔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1943型编制的改造与提升豹式坦克生产,在军备部的进度表上,1944年5月是个比较关键的节点,既是1943型装甲师全面完成整补与换装的时刻,也是豹式坦克生产实现稳定,虎王坦克开始量产的日子。
霍夫曼还提出了1944型装甲师的修正要求,即在豹式坦克产量、性能实现稳定后,为第一批换装的精锐装甲师再次进行换装,将他们手上的4号坦克全部换成豹式,每个装甲师的装甲团编制调整为1个重型坦克营(虎式),3个中型坦克营(豹式,不过每个营装备的数量会略少于4号时期),1944升级版装甲师满编时的坦克总数大约在290-300辆左右。
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还是期待装备850匹马力HL234发动机的虎王能按期服役,他们同样提出未来将独立重装甲营编制调整为虎王坦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