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他们万万没想到,其实斯大林比他们还着急,当列伊捷尔报告布良斯克方面军连日作战后只剩下20万兵力,各种物资、装备、补给都不充足时,他已完全急疯了——再不懂军事的人也能明白中央阵线出现如此大的豁口意味着什么,更不用提自诩为“战略指挥家”的斯大林。他一方面口口声声不再干涉总参谋部具体指挥,另一方面却明里暗里想方设法准备抽调兵力增援坦波夫,可这种努力在各方面都碰了钉子:
一开始他希望科涅夫能主动站出来表示草原军区愿意出兵支援,结果还没等他开口,科涅夫的求援电报先打到了大本营——报告草原军区面临敌装甲部队威胁,所部不堪使用,要求迅速增加兵力和物资装备;
然后他又希望把希望寄托在梅列茨科夫身上,希望从西方面军的部队中抽调兵力去进攻奥廖尔以减轻坦波夫的压力,梅列茨科夫没明着拒绝,但提出了一个要求:西方面军抽调兵力会削弱对莫斯科的防御,他希望大本营能放弃对列宁格勒方向的支援,把兵力补充到莫斯科来,然后由他派兵去进攻奥廖尔——要求把沃尔霍夫方面军交给西方面军。
虽然霍夫曼在交代北方集团军群作战任务时已明确指出围困而不是攻占列宁格勒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德军对列宁格勒包围圈近段时间构筑得也不算很紧。但斯大林在政治上绝不容失去列宁格勒——宁可失去坦波夫都不能失去列宁格勒!因此他不肯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抽调到莫斯科,只答应让独立第7集团军南下。
虽然独立第7集团军编制偏大,人数超过15万,但光一个独立集团军兵力远远不够——梅列茨科夫很清楚德军在中央地区至少还埋伏了一个装甲集团军,加上奥廖尔地区的坚固防线和固守的10余万兵力,任何少于30万兵力的部队去进攻奥廖尔的行为都是送菜,因此继续伸手索要兵力和资源。
围绕着挽救中央防线的讨论,迅速在莫斯科大本营形成了涟漪。
斯大林先是皱着眉头听取了朱可夫的报告:巴格拉米扬已开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