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预备队被南翼战场抽光后又重新组建,不过现在只有20万左右的名义编制,实际是派不了用场的。
中央战场的红军总数虽然略少于南翼,但坦克和飞机数量都超过了2500,且训练度更好,算得上是较有战斗力的战区。
北线战场是以保卫列宁格勒为核心,虽也拥有沃尔霍夫、列宁格勒、西北、卡累利阿4个方面军的编制,但总兵力只有185万左右,其中西北方面军还担负莫斯科战区的战略预备队职能。由于各方面军编制相对较小,大本营曾撤销过沃尔霍夫方面军建制,但由于北线交通条件、气象条件太差,类似南翼这样的大编制方面军并不利于指挥,最后还是分解为4个方面军,另有独立第7集团军承担本战区预备队任务;各方面军实力普遍在40-45万左右,拥有一支10万人左右的战区预备队。该战区技术兵器是最少的,坦克与飞机均只有1000出头。
这些在一线与轴心对峙的兵力中,除倾尽一切手段搜罗到的补充兵外,其余兵种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以海军为例,战前黑海舰队是仅次于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部分,到塞瓦斯托波尔失守、黑海滨海区全线失守后,所有黑海舰队官兵除极少数例外,全部就地转为陆军。一般充当步兵,会操作舰炮的去当炮兵,会开鱼雷艇的转行去当装甲兵——海都没有了,留着海军也没什么用。空军同样避免不了抽调,飞行员是断然不会减少的,但由于控制面积减少、机场和高射炮大规模丢失,这批守备兵力与高射炮兵力同样转入陆军。
对德国来说,一种相当有利的局面是终于在技术兵器数量上基本追平了对手。巴巴罗萨开始时,轴心投入进攻的坦克数量大约是4000多辆,而同期苏联坦克超过2.3万辆,集中在西部各军区的也有1.4万辆,经过近2年作战,轴心摧毁、缴获了4万余辆苏联坦克,在自身坦克数量超过5000辆(东线)的同时,让红军坦克下降到只有6000辆出头(远东和西伯利亚另有1500多辆,中亚与后备训练还有1000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