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运转,他前后陆续发布了4条最高指示,虽然每条都假托“美国情报”,但对项目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海森堡教授有关几吨、甚至几十吨放射性元素才能打造一枚炸弹的理论数值是错误的,必须重新计算;
第二,肯定了低浓度的核原料充当能源,高浓度的核原料充当炸弹的想法——让能源派与炸弹派都有台阶下;
第三,炸弹需要的元素有两种,一种是铀,一种是94号元素(钚)——肯定了“铀路线”与“钚路线”两条道路都有合理性;
第四,不管炸弹需要多少原料,先提取一些高浓度原料用于实验,积累经验,途径是离心机气体扩散法。
“尊敬的元首……”虽然海森堡最初的计算数字经过再计算后被认为是错误且进行了修正,但一干学者包括意见最大的博特教授并不认为他的能力存在问题,这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现象,海森堡本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修正——虽然在霍夫曼看来离正确数字还差得很远。
他站起来进行主题发言,因为对象不全是专家,因此比较通俗易懂:“我们研究了情报人员从美国人那里弄来的草图,虽然不明白具体结构和设计意义,但原理是能推测出来一些的……现在,两座反应堆的运作都很良好。”
霍夫曼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他知道这句话后面的隐情:海森堡认为维持链式反应最好的减速剂是重水,并设计了“铀-重水反应堆”;而德国首席实验物理学家博特认为最好的减速剂是石墨,并针锋相对地设计了“铀-石墨反应堆”。两人之间既有理论派与实验派的对立,又有科研方向的不同。
施佩尔对此很头疼,以他孱弱的物理水平根本听不懂其中区别,论名气海森堡更响亮一点,论工作博特更早开展一些,直到霍夫曼拍板:拨款5亿,两种都搞。
博特关于石墨的实验实际上已搞过很多次,此前一次也没成功,海森堡自己也搞过,同样没成,但随后实验重水却成了——所以他认为石墨不行,只有重水才是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