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历”、“太初历”,或者“甲历”,是一种纯阳历,这种纯阳历也是干支历的原型。
“上元”指的是“上古纪元”,也是华夏民族的初始纪元,它是以一次特异的天文现象为起点的纪元。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大衍求一法计算了太初历的上元甲子的起始点,发现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西元463年)已经过了五万一千九百三十九年。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云:“太昊(即‘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岁”。南宋谢守灏所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中也说:“伏羲木德……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伏羲历纪年=西历纪年+51477(年),西历1890年,即为伏羲历53367年。
伏羲历以太阳回归年中的包含节气冬至的一天(以下简称冬至日)为正月初一,而月份与日期的计算采用均气纪法。
均气法的具体方法是,设每年有十二气月(简称“月”),临近近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临近远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后用此方法将一年的天数进行分配尽,即可得到每月天数。
也就是说,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9月为润月。
因为这种历法是以定气法下的节气为基础,在节气变更的基础上将每月做一个平均简化,因此称为“均气法”。
在距今约十三亿年前的元古代中期,每年大约有五百天;在距今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初期,一年大约为421天;到了二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一年大约为385天;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初期,一年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