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了签订“二十一条”谋求称帝的卖国贼,在随后的百年之中的作品、乃至史学著作中成了出卖谭嗣同的小丑。尽管很多人说:“这些可以有!”,但事实上,任何稍了解历史的人都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真没有!”。
而到了这个时代,即便是作为政敌,李子诚也不能不承认,在很多时候,袁世凯所行所做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如果他当真是那种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他又岂会支持自己?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和他费十年之功于中国苦心打下的基础,恐怕自己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成就这一切,现在人们只看到“李国务的成就”,可有几人体谅袁氏的苦心,在心下感叹之余,李子诚的脑海中却又浮现出另一件事来。
在临出行之前,内务部保安总局和特勤局的双重报告中提到的,在过去两个月间,革命党通过抢劫银行、钱庄筹集经费,准备在南方某省起事的报告,李子诚的脸色还是随之一忧。
相比于袁世凯,或许,革命党才是“生死之敌”,与袁世凯之间的政争,还都控制在“彼此容忍”的范围内,袁世凯是一个沉迷于“权谋”之中的政敌,“权谋”也好“政谋”亦可,那都是在政治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可与袁氏不同的是革命党却是一群彻头彻尾的暴徒。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从来不假,或许,过去对于很多革命党人,李子诚心怀崇拜之情,但是现在,经过“民二叛乱”时差点没有抄了家的惨痛经历、“胶澳事变”时革命党人与外敌勾结的教训、以及革命党人对自己的刺杀,现在,对于革命党。李子诚早就没有了一丝好感,甚至与袁世凯不同,李子诚更认为革命党是中国“百年祸乱之源”。
亦因如此,在入主国务院之后。李子诚总会千方百计的打压革命党,与袁世凯的打压不同,他更多的是从根本上打压,在通过舆论暴光他们的卖国之行的同时,更是发动百万人大游行,抗议革命党人卖国,总之最根本一点就是——在名声上把其搞臭。对于一个政党和政治人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