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一时,这样的机会,相较于他人,他的机会无疑更大,
“明新,你可是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而且还是咱们河北的知名律师,你肯定有机会……”
“机会?”
看着报纸,李光臣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苦笑。
“有什么机会啊,你没看吗?这地方制宪代表可不是正常的选举产生,而是由本省将军提出六名候选人,省议会只能在这六名候选人中间去选择人选,”
苦笑着,李光臣便开始猜测着这一条款背后的政治。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就是这一条,恐怕还是小李-总-理据理力争,争过来的,以咱们那位大总统的脾气,估计他想要的是由将军直接推荐,而小李-总-理想的肯定是省议会推荐,最后他肯定为了大局,做了相应的妥协,由此,才有了这个将军推荐候选人,省议会再行投票的推选方式。”
想着其间的不为人知的政治斗争,李光臣却能想象出,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看似和谐的府院双方,在这场政治暗斗中让人看不着的角力。
“嗯,这倒也有可能,不过,法律专才或执业律师,这一条,恐怕还是出自国-务-院之手!”
赞同之余,李大山倒是再次佩服起那位本家来了。
“当年咱们为何去留洋学习法律,岂是为了一已之荣华?还不是因满清司法黑暗,民不堪负,所以,咱们才想向外人取经,这投身法律怀的是一份公允之心,而非私利之念,律师于执业间,屡见司法黑幕。更闻百姓疾苦……”
在李大山的一阵“自夸”之中,李光臣却开始在心下思索着那种让人忍不住去想的可能。
有机会吗?
如果想成为河北省制宪代表,就必须要得到河北将军的提名,没有他的提名。就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这场甚至可能事关中国未来千百年之福祉的制宪会议。
可如何能获得河北将军的提名?
原本的困意在这种思索中淡去了,李光臣苦思冥想之时,却又听李大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