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段祺瑞上门来了,带来的是袁世凯要作出让步的消息,并且不惜让出财政部,那一关键部门,而且那还只是开价。
徐树铮忽然间觉得袁世凯那么可怜。他这么一让,等于将中央权力分割为二,袁一、李一。这却让徐树铮感到为难了:是可怜袁世凯,感激他的往日提携和今日的真诚,再助他一臂之力?还是顺着潮流起来反对他,打倒他?
希望太渺小了,在岚山前后,徐树铮曾于李连云有过多次谈话,两人谈了很多,李连云对内战的态度极为厌恶,甚至可以说厌恶到极点,那是一种本能的抵触。或许,正因如此,李连云才会甘愿,以至以放弃军队作为代价,来京任那个国务总理。
如果没有现在的“刺李案”恐怕他都已经抵京了。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徐树铮主动讨袁的话,李连云一旦伤愈势必会以“维护法统”为由讨伐他徐树铮,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他徐树铮“开以武力决争端之河”,二是他徐树铮“叛乱”,大总统有罪,自应由国会罢免之,以李连云的为人,他会这么干!
如果助袁呢?
这场府院分权,到最后究竟会在中结出怎样一个结果?万一成功了,这华夏之沉浮又由谁来主?这仍是一个谜。何去何从?这个被人称之为“怪杰”式的人物,一时也六神无主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混战中是最能显现英雄本色的。而所有的“乱世英雄”。几乎都有一本内容共同的“真经”,那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凭拳头去独霸天下!
徐树铮自命是中国“英雄中的英雄”,他要像张良一样助主公,一统天下。从他有机会抓住第一军的那天起,他就开始盘算扩大自己的势力,硬化自己的拳头。他像一个精明的钓翁,时刻窥视着水面上巨巨细细的波纹,他在等待挑起钓竿。
天津。不是他久居之地。“天津只有灯红酒绿,天津只有巨贾大亨。天津不是帝王之邦!”
徐树铮身在天津心却在北京。按说,段祺瑞的到来,带来了袁世凯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