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办法?”
心里涌起一线希望,袁世凯连忙急声问道。
“如果中国也加入协约国,”
看着袁世凯,朱尔典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袁世凯曾在英国对德宣战时,提出过加入战争,但是伦敦却拒绝了,因为相比于中国,伦敦更希望日本参战,但现在的情形却发生了变化,日本——已经自行宣战了。
“情形就完全两样了。那样,中国也是我们的盟国,又是日本的盟国。我们总不能看着盟国欺侮盟国。你说对不对?”
袁世凯点点头,朱尔典的这句话使得他意识到,英国,至少朱尔典,在中国参战的态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或许和现在的局势变化不无关系。
宣战,早在二十天前,英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政府就已经达成了参战的共识,只不过在征求英国态度时,英国一开始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中国参战的要求,原因就是日本人干涉。
“再说,都是盟国了,日本就没有理由再来欺侮自己的伙伴。:”
“中国加入协约国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没有力量出兵欧洲呀!”
袁世凯明白自己的国力和兵力,之所以想要参战,根本就是为了想用“盟友”的名义,从“盟友”那骗点东西,对于打仗,还是免了。
袁世凯的问题只让朱尔典摇摇头。
“出兵不出兵,是无所谓的,只要中国人在精神上和物资上尽可能支持我们,就可以被认为尽了盟国的义务。”
事实上,在中国参战的问题上,伦敦一开始并不反对,后来之所以反对,全是因为意图染指中胶澳与中国的日本强烈反对中国参战,而为了促成日本参战,才有了伦敦反对中国参战,在将“中国地方政府越过中央政府同德国谈判,业已收回胶澳租借地”的电报发出后,朱尔典更希望袁世凯能利用这个机会——自行宣战。
袁世凯点点头,这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在国际上,可以争取盟国保护,不至被侵;在国内,还可以以参战名义扩张军队。至于之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