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边读边改,先纠正了几个错别字,如将车旁加个入字当成简化的“输”字,将“劳动运输量大大提高”这样的病句修改,认为这篇文章立意鲜明,且基本上做到了文通字顺,但既然要作杂感写,只可惜第一段多记叙了两句,应该尽速入题。
第二本是刘文莲的。翻开她的作文本,《我终于学会了推车》的标题赫然映入他的眼帘。“这倒符合她要强的性格特点。”写作文也表现出来,如果某篇作文不满意,她一定要练习写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因为第二次劳动中推车时连人带车滚下了那陡坎,所以这两次卢雪良特别关照她,装箢箕或挑土,但她一定要推,是这次劳动中唯一一个推车的女生。周塬想着,两眼便瞄着一行行清秀的文字快速阅读下去。她的卷面整洁,看起来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他很快阅完了,只改了两个标点。
这是一篇以叙为主的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从进入劳动工地入题,写热烈的劳动场面,第二段是插叙,回忆他连人带车滚下了那陡坎的故事,第三段又转到“今天”,写她从劳动委员安排她装箢箕到她犟着推车的过程,第四段写她如何顽强推车的情况,也写得入微;最后却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今天我一共运了12次,总重量2600斤”,来表示她学车的成功,戛然收尾。
他除了在眉批栏里点评之外,还给加上了一个评语:本文真实地记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况,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较好地表现了自己不怕挫折、藐视困难的顽强意志。在学习中更需要这种精神。
第三、四、五个历来作文都不突出,第六本是卢雪良的,记得他在劳动现场曾说过他要写这次劳动组合的写作计划。这个班三个学期,他组织了四次这样的劳动,一次比一次好,而这次是他最得意的杰作,可见他在这方面是动了脑筋,也确实有些组织才能,只可惜他的学业成绩却没有这样出色。这篇文章用的标题是《记一次勤工俭学劳动》,周塬摇了摇头,继续看下去。他从星期六周老师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