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问道,“你昨日曾私会一众举子?可有此事?”
我欠身答,“大人言重了。元承路过贡院,偶遇众举子盘问应天府解元许子畏策论答案,心中好奇故停马聆听,并无私会一说。”
他轻瞥我一眼,道,“周掌印高才,听闻你轻松作答出了那道难倒众人的题目,此事令众举子羞惭,连翰林院的儒士们亦感到震惊。老夫不解,你是好奇聆听还是安心卖弄学识?如是后者,你的目的已然达到了,朝中现在人人皆知,你的好学养强过国朝贡生举子!”
我惊异于消息竟传的这样快,可见我如今一举一动都颇受朝野关注。
我欠身含笑道,“大人谬赞了。所谓读的好不如读的巧,元承日前刚好翻阅静修文集,看到那篇退斋记,这才误打误撞的答出策论。实在不是元承学问好,只是凑巧罢了。”
赵循不置可否,略一冷笑道,“昨日都察院中人和老夫议起此事,有人大感意外,错愕于一介内侍竟有如此学问。独老夫未觉惊讶。周掌印想不想知道原因”
我知他一定会出言讥讽,但仍欠身答他,“愿闻大人高见。”
他斜睨着我,缓缓道,“老夫以为,周掌印对许衡如此了解,皆因你与他乃是同类之故,都是以退为进,色恭而行悖之人。”
言罢,他倨傲仰首不再顾我。我知他已无话再对我说,遂对他淡淡一笑,欠身拱手后转身离去。
那日朝会后,陛下亦和我谈及此事。她笑言道,“你可是一战成名了,如今臣工们都在议论你才学好,竟比天下士子都强。秦太岳也夸你,说你这般好的学问,只做宦臣倒可惜了。”
我含笑道,“首辅大人客气罢了,臣只是凑巧知道而已。”
“你当他是真心夸你么?”她斜飞了我一眼,“他是出言提醒朕,你不过只是个宦臣。要朕多警醒些,不可重用你太过,亦不可不提放你。”
我颌首轻笑,“作为阁臣,提醒君主小心身边的人,以防小人得势弄权,确是他职责所在。”
“听说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