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当兵,还有第二条路吗?穷苦家出身,没了土地,衣食无着,只有到军营里去混口饭吃了。
曹文焕带着曹刚、曹林去了大同右路的边塞杀胡堡。
明末九边,久经战乱,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乞丐穷汉,杀胡堡的几家店铺死气沉沉,贩夫走卒暗娼充斥街头。
曹刚和曹林本来是一直撺掇曹文焕去投靠曹变蛟的,但是对于明末历史颇为了解的曹文焕,仔细盘算了一下:曹变蛟目前应该在洪承畴军中追剿流寇,从大同到陕甘延绥,路途遥远不说,路上到处都是流贼响马,明末的土寇多如牛毛,而且曹变蛟奉命剿贼,居无定所,你到哪里去找他?
何况,曹文焕本来就是一个独立性格的人,在现代那么优越的条件,他都没有靠关系去找工作,这时虽然来到一个倒退了将近四百年的朝代,他也不愿意去依靠别人,万事靠自己,人定胜天,曹文焕坚信自己的选择。
杀胡堡属于大同府面向塞北的重要边堡,此处设有守备一员,驻扎兵丁千余。
堡门的墙壁上贴着招兵告示,明朝从万历年间,南方沿海闹倭贼开始,就已经普及募兵制了,到了崇祯年间,原来世袭的军卫制度渐渐崩溃解体,加上流寇肆虐,朝廷频繁用兵,这种招兵告示,随处可见。
曹文焕和曹刚、曹林三人到了指定的地点,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哨官,两只套着牛皮靴子的双脚交叠着放在塌了半边的木板桌上,一摇一晃的。
问明白了姓名、籍贯,哨官旁边负责填写新兵册子的文书,一一誊写清楚,吹干墨迹,拿给哨官看。
哨官象征性的瞄了一眼,然后干巴巴的挤出一句话:“一天六个大头馍,早上出操。”就没有下文了。
曹刚望了望曹文焕,握紧拳头,瞪着大眼睛问道:“那咱们的军饷怎么算?”
“军饷?”哨官撇撇嘴,呸道,“老子都他娘的三个月没见着军饷长什么样了,有吃有喝就不错了,当大头兵的,哪来这么多毛病。”
“你——”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