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足有四万六千,是世宗时的四倍多,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倾轧,不能贯彻朝廷旨意而靡费良多,当裁撤冗员。国家不是积粟太少了吗?裁掉一批官吏,正好让人纳粟补官。当然,这么招人怨的事情还是在女真人的老家东北三路试行,不妨在东北路招讨司所在的军事重镇——泰州设个纳粟补官点。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愈的目的只是积蓄粮草,而非整顿吏治。前年(泰和二年)二月,皇上想去长乐川玩,时任刑部尚书的李愈就谏阻,不成,四月,他又谏曰:“北部侵我旧疆千有余里,不谋雪耻,复欲北幸,一旦有警,臣恐丞相襄、枢密副使阇母等不足恃也。况皇嗣未立,群心无定,岂可远事逸游哉。”说话太难听,因此被皇上授了个河平军节度使,改知河中府事。现在他都七十岁了,马上要致仕了,也不怕倾轧打压毁了前程了,临走为国家做点贡献,才做出头鸟奏请裁官。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东北路招讨使瑶里孛迭就是个好战分子,听说他在练兵,有意重振军威,显然就是他指使李愈。大家招子放亮点,不要硬碰,瑶里孛迭手下那十几万大军正磨刀霍霍呢。唉,要是真能大胜可就好了,谁不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谁不盼自己的祖国国富民强呢,只是国家也别指望我大公无私,国家是皇上的私产,又不是我的。往好处想,恢复旧疆,也许我还能划一块牧场呢,让战俘去给我养牛羊,一到冬天就赶到南边卖钱。
于是,东北三路开始裁汰冗员。
什么叫“山高皇帝远”,“不怕现官,就怕现管”,就是现在的我们和东北大族的真实写照。有瑶里孛迭的大军镇慑,加上几个铁杆反对派一夜遭贼灭门,当地的其他官员又互相推诿,查来查去查不出来任何蛛丝马迹,于是,在短短的四个月里,朝廷就很顺利地裁掉了大批我一直没搞清楚究竟是干什么的官吏。赵王还重新划分了一下,据说现在东北三路是事权统一,权责分明,各地都能兴修水利,劝农督桑,宣传教化,抑制豪强。
十月间,皇上下诏,“亲军三十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