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跟随成王李战马、海王肖一远、锡王赵伦等人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不喜欢看书,但是因为穿越后具备了两个人的潜力,记忆力很好。凡是读过的书,赵兴都能记下来。赵兴如果放到四大学府也能混个学士当当。
见识,学识,武艺,都证明了赵兴不再是一个小保安。而要真正改变这个时代,就必须自己主政,不能放任内阁。赵兴构思着如何将新法详细化,与儒家的礼治相补充,实现儒法并存,新法像儒家一般彻底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思维。
对于宋朝,赵兴只能等待,等待着他这一世的弟弟比他死得早,等待北辽要鲸吞大宋。北辽与大宋大战之时,就是赵兴做回大宋皇帝的时侯,到时再合并帝国与大宋。赵兴明白,只要改变了大宋,才是改变了这个时代。帝国再强大,也不能代替大宋。因为只有大宋才代表着华夏文明。
虽然有时候一个人在外游历,但是赵兴并没有完全离开游牧营,一段时间之后,他都会回到游牧营,看看帝国游牧业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在繁殖的季节,赵兴都会准时地赶回来帮忙,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
帝国对游牧业的投入不是很大,帝国发展投入最大的还是造船业,因为帝国是靠海船连接起来的,即使如此,开发澳洲,游牧业一直是重点。因为农业的发展需要游牧业作为补充,动力一直是帝国发展的最大限制,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做苦力的那一种。赵兴曾经向天工学府提出过这个问题,尽量改进生产工具,制造生产机械,甚至提出过蒸汽机、内燃机的一些概念,但是赵兴对机械也不是很懂,不然帝国早就工业化了。帝国对非人力的使用还是集中在水力和风力,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碾磨稻谷,其它方面,包括作坊都很少利用到。因为设施建设的成本太高,比使用人力还要高。
发展游牧业,为农业和工业提供挽马、耕牛当作动力,是无奈的选择。毕竟科技进步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澳洲省的游牧业就是动力之源,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