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这赵昚就是赵昚,区区一哼一怒,震慑当场;再是寻常一语,当下一箭几雕,箭无虚发
话不多讲,却说当朝文武当即纷纷敬言,说出自己的观点,赵昚也细细倾听,不断点头,但或有沉思之状。
史浩于一众官员不选刘涣为会元,有两点原因。
一是觉得他刘涣的第一篇文章当中,显得过于激进,把“战”字挂于嘴边,有怂恿官家北伐的嫌疑。不冷静,不稳重,不客观,不像个文人作为,倒是个粗鄙武夫的表现。甚么叫做“战争的成本”鬼话连篇,还不是在说教帝王,想握兵权呢,其心必有可诛之处
二是觉得他那第三篇策论“你幸福么”更是大逆不道,哪有寒士子这般策论的,敢向朝廷疑问,敢向天下疑问关键是他这文章写得过于深邃,诸多论点和逻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想法,其辞藻,其用意,其目的,只有疯子才能做得出来
就算他刘涣才华横溢,曾作出“三字经”那等伟言不假,可要知道,当年商鞅变法,也是以身作则,不得好死的。
史浩是既恨之,又爱之。恨他激进疯狂,“玩弄天下”;爱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不拘一格
赵汝愚不好讲话,只因刘涣是他的弟子,怕有嫌疑。
可当朝也有好多官员赞赏刘涣,推举他为会元的。不说甚么,就单
单单论及那通篇规整大气,浑然天成的书法而言,已是当世难寻的
赵昚见得大家发言完毕,忽然朝赵惇问道:“太子如何看法”
赵惇被他老子问及,开口道:“儿臣同意史相公的观点,推举黄定为本次会元”
赵昚也不问他原因,再问赵恺:“你呢你怎么看”
赵恺犹豫片刻,却尴尬道:“儿臣以为,太子和诸位臣公讲得都有道理,无论选了谁为会元,都是我大宋之福,天下之福。儿臣恭喜父皇喜得人才,社稷康泰,大宋前途无量至于至于推举谁为会元、殿试过后谁为状元,全凭父皇定夺”
他这话说得马屁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