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说州府被围堵得水泄不通,当即一惊,赶紧跑去观看。
这一看,震惊了他……
辛弃疾做的是“秘密之事”,陛下再三叮嘱过,故而赵汝愚不敢告诉旁人辛弃疾的住处,只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众人驱散……
“大人,乡亲们感激官家恩情,实在是无以为报,给点寻常农产你们也不收……这是乡亲们联名制作的一方大旗,上有万民滴血签名,还请大人收下吧,若遇到‘那群好孩子’,便帮我等转交了……”
“老人家,这……这可使不得啊,您老收回去吧!”
“大人!你若连这方旗子也不代收转交,老丈便只有以死想报了,否则回到永平,也对不住相亲们的托付啊……”
赵汝愚无奈,颤抖着双手接过那老丈的大旗。果然那旗子上面写满了红色的名字,又写着“仁义之师”四个大字。
这事情闹得有点大,尽被南方日报推为头条。报纸传到临安府,赵昚拍案叫绝,亲传赵汝愚问话,赵汝愚一一答了。
赵昚兴致一来,道:“传朕旨意,赏赵汝愚、辛弃疾、信州大小官员半年俸禄,亲派太子南巡,验收鹅湖山学堂竣工一事……”却偏偏没有提及他得孙子和刘涣,不知是不是他忘记了。
天了,这赏赐到还好说。可一个区区地方学堂,尽要派太子前去验收,这赵昚到底甚么意思。
其实那赵昚也是用心良苦,他一是感慨赵汝愚等人做出这等好事来,为大宋赢得民心;二是感慨太子为人,派他下去验收是假,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民心民意才是正事!他赵昚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来,实在是煞费苦心,关键是这份心意,不晓得他赵惇能不能明白……
信州大小官员自得到朝廷赏赐以后,便也各奔“政绩”,乘着秋季雨水少、天气也合适,硬是拿出了一部分“财政开支”来,都在修路修水渠,夯土肥田……
这事不晓得是谁带的头,尽突然间蔚然成风,在信州大地上搞得如火如荼。当然,这等事情又被南方报社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