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南宋日记 > 第一百零三章 报社更名、太子南下

第一百零三章 报社更名、太子南下(1 / 6)

?“军民齐心”,又有经验充足者在一旁提建议,更有涣哥儿的“农业灌溉”理论指引,历经整整一月时间,永平鹅湖山的道路被修整得宽阔规整、平坦舒适,便是山间小道也因地制宜,修整得极为人性化。最特殊的是农户与农户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都连接上了一条道路,众人按照刘涣的意思,在道路的始端立了石碑,上面写着“户户通”、“村村通”等字样;

所有稻田之中,又有适当的水渠穿插,那原始的小河流也被夯实扩宽起来,每隔一定距离又建设又一个大水坑,用来旱季蓄水……农人再不担忧大水会冲垮沟渠,也不担忧会犯洪涝了……

可这一切刘涣还是不满意,他觉得始终是资金太少了,只能修成这个样子,若将来有了钱,定要好好完善一番。他心中还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便是要治理长江黄河,至于能不能实现,得看下文……

却说这一消息传到了很远的地方,当地百姓问涣哥儿这些人是哪里来的,涣哥儿笑而不答,或是巧妙避过。他们去问黑娃,黑娃更是只字不提。

无奈,众人只好问那些闷声干活的人,那些人更是不敢讲,都说能为乡里乡亲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老百姓们无奈了,送饭送水人家不要、做衣做鞋人家也不要、问人家是从哪里来的人家也不说,他们只好请教当地德高望重之辈,之后便有了一个称呼——“仁义之师”!

可是在一个极为平常的早晨,老百姓们醒来的时候,觉得今日很怪异。

果然,那支仁义之师突然间消失不见,如人间蒸发一般,便是他们如何寻找,都找不到踪迹。更有老人家矗立在修好的道路上,摸着石碑默默地流泪。

但纸包不住火,有好事者传言,说这些都是朝廷的禁军,便驻扎在信州,他们是受了赵汝愚和辛弃疾的指派,才来此处为大家劳作的。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带着“心意”之物,直接绕过当地县衙,往信州而去……

呵!这便苦了赵汝愚了

最新小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东宫娇妾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替嫁太子妃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