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真品哥窑,应该两个特征都具备才对,特别是故宫那件,如果有关系,可以进入看一眼。
只要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这就是见过真品,和没见过真品的区别,刚才那位公子还真说对了,没见过真品的土包子,是不可能鉴定出真伪的,所以你们就当我是胡说好了。”
陶林看了一眼李超华,李超华一点头,认可了金三的说法。
他不认可不行,这些东西在孙瀛洲的《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写的很清楚,密似攒珠,而后攒珠聚球,金三不说,他们也没有想到这点,但金三一说,他们一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要是只有一个说法,那就很容易分辨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真伪。
那也就没有“聚沫攒珠”“攒珠聚球”这两种说法了。
既然有两种说法,肯定就不是一种能够表达的。
这样一来,只出现了一种“攒珠聚球”的现象,那就很值得研究了。
张三一直在观察陶林和李超华的表情,最后看到李超华点头,他知道,这件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肯定是赝品了。
所以他道:“既然是赝品,那就是我们打眼了,金大当家的好本事,我说到做到,我们这里的所有瓷器,您可以随意挑选一件,而最重要的就是这边的三件,您可以任选一件。”
金三看了其他几件珍品一眼,一件青花小碗,是清楚雍正年的珍品。
一件笔洗是康熙年间的,还有一件清粉彩大罐,不过这东西怎么看怎么像仿品。
金三使用异能一看,确实,这又是一件仿品,不过是民国时期仿制的。
这个小小的黑市交流会,作为宣传用的四件古玩,居然有两件假货,而那两件真品,也不算是真的好东西。
算上那件哥窑花榖,这交流会上的东西也不算多好,而那花榖他们还是作为赝品陪衬一件高仿出现的,这有多可笑,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种情况,来这里的人也肯定有所预料,既然是黑市,那这里出现的东西就说不清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