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从“菜谱”买的酱油,这酱油是当初升一级的时候“菜谱”给她奖的,后来在“菜谱”里就一直有得买。
锅盖子敞开,她把汽灶的火开到最大收汁。
汤汁在锅里滚了起来,她拿勺子不停地把汤汁舀起来浇遍蹄髈表面,并不时的将其翻身,特别注意观察上色的均匀程度。
她掐着时间,过了大概四十分钟之后,汤汁开始变得浓厚,她将蹄髈捞出来盛在盘中,继续收锅里的汤汁,汤汁的颜色加深,变得浓稠并且滚起大颗大颗的泡泡。
她把汤汁在蹄髈上浇了一圈又一圈,这一整盆东坡肘子就做好了。
客人换了好几批,庄时泽在帮着把做好的菜端出去。
但是高文松依然等在那里,桌前的小吃已经吃完,他在品着汤芫泡的冻顶乌龙。
其实店里的客人大多喜欢喝饮料,她准备的茶却很少有人喝。
茶叶来自“菜谱”,高文松不知道,只知清香绕鼻,过喉回甘,却尝不到出处。
汤芫把东坡肘子端上来的时候,他忍不住问:“小姑娘,你这茶是哪里产的?”
汤芫心想这茶还真的泡对了,说:“我家乡有个亲戚,自己种自己晒的,不是什么特别的出处。”
高文松又问:“小姑娘家乡哪里?方便告诉我名字吗?”
“我家是陵镇人,我叫汤芫。”汤芫把那盘色泽红亮的东坡肘子放到桌子上,高文松的眼都看直了。
他喃喃地说:“陵镇啊,难怪,那儿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汤芫没再打扰高文松,其他桌的客人都闻到了香味,招呼汤芫过去,都让上一份这新做起的东坡肘子。
高文松举起筷子,戳进肘子里,立刻有汤汁小小地喷溅而出,伴随着更厚重的香味,香味冲出来,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胃这么需要食物过!
高文松就这么用筷子叉着肘子咬了一口,嫩软松糯的肉伴着入味浓香的汤汁在舌尖化开。
肘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