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考(1 / 2)

?荀子(公元前336——235年)名况,字卿,赵国都城邯郸人(《荀子籍贯考辨》),时人尊称其为荀卿。又因荀、孙音近,亦称孙卿。战国时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史记》)

少小离家求学,曾求学于今苏杭一带。

公元前316年,风华正茂的荀况来到燕国,目睹了燕王哙禅让的整个过程,并对燕王哙进行劝阻。据《史记?燕召公世家》及《六国年表》,燕王哙这年传国于相子之,自己反为臣下,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荀子正论》有大量反对禅让的言论,应是荀子此时所作。荀子反对燕王哙的禅让,可能是针对政治的稳定而言的。在他大约是晚年的作品《成相》中,则对尧舜的禅让进行了赞美和肯定,反映了他思想的变化,也符合儒家的一般观念。

公元前286年,荀子五十岁,游学于齐。(据《史记》及刘向《叙录》)

公元前285年,荀子离开齐国前往楚国荀子到齐国后,遇到齐湣王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子无法在齐国呆下去,不久便去了楚国。

公元前278年,荀子五十七岁,由楚国回到齐国。荀子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曾经“三为祭酒”,多次担当学宫的领袖,成为稷下“列大夫”之首。《韩非子?显学》篇所谓“孙氏之儒”,即儒家中的荀子学派,主要形成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55年,齐国内乱,旬子受奸佞排挤,只好接受楚国春中君之聘,任楚国兰陵(今苍山县)令。后来荀子离而复归,终老兰陵。

荀子一生所探讨的学问十分广泛,自哲学、政治、经济以至于文学,他都注意研究,对于他以前和同时的学派,百家诸子几乎没有不加以深刻批判的,就是儒家各派也包括在内。荀子在批判地总结诸子思想中把古代唯物主义推向了高峰,也正是在这一批判中,使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基

最新小说: 单骑往天下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三国之董卓之婿 开局为奴,争霸天下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 重生项羽从抢老婆吕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