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对吴国的威胁,坚决主张钳制越国,以伍子胥和太子友为代表。另一派主张扶持越国,友好相处,以公孙珞(太子友的长子)和伯嚭为代表。伯嚭是因为收了越国的贿赂,而公孙珞是因为天真慈悲的英雄胸怀,以及对越国人民的发奋图强的一种赞赏。为了更有说服力,公孙珞常常化妆到越国刺探情况。他学会越国的方言,喜穿越人的衣裳,在这过程中,他看到越人的艰苦卓绝、努力上进,很是感动,产生了极大好感。但最近有人说越国暗中练兵、居心叵测,他更要深入了解。为此,他找到两颗极高的树,常爬到树顶观察。他工作认真细致,除了带干粮外,也在山中藏了些粮食,作日夜蹲守。
.
这天,他正在树上,文种和丹儿也来看树。公孙珞以为是个樵夫,不愿被发现,就射了一弩箭,想逼他下去。不想却是武功高手文种,右臂中弩,左手飞斧砍来,重伤了公孙珞的大腿,只能滑下树去。这时文种认出了公孙珞,很是懊悔,好在对方没看清他。公孙珞负伤欲逃,突见一条眼镜王蛇要伤一女子,用弩箭把大蛇射死,与郑丹对面,才发现这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艳如桃花、体态风流、身段窈窕,是一位绝代佳人,不由心中狂跳。估计树上人定是他的父兄,不敢久停,急中生智,把自己的双龙玉佩,递给了丹儿,隐入林中遁走,最后见到的,是丹儿脸上那一对深深的酒窝。丹儿情窦初开,面对这比她大三四岁的勇武少年,突然一阵激动,自然接过他的玉佩,藏入怀中,心中暗喜,不由嫣然一笑。这大约就是‘一见钟情’了!
.
(12)仙乐飘缈
施施已在范蠡家住了几天,同范蠡的妻子和孩子都相处很好。只是,范蠡下朝回来,就被施施包围,嘘寒问暖、更衣脱靴、端茶送水、笑语溶溶。很多时候他回来已是深夜,她就秉烛等候。范蠡总要夜读两个时辰,天未明就要起来练剑,施施都要在旁观看陪伴。范蠡精神极好,又是长期艰苦磨练,每天只睡一个半时辰,施施自然不行,只有等他上朝后睡大觉。一天,范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