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无尽的震撼,这样的作品不应该因为年龄的限制而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只能在课外阅读或者学习的网站上出现。那样,损失的将会太多。
从来没有,也没有有的希望,人们总是会一如既往的淡然,而如果,人们得到了一丝获得拥有的希望,人们会将这一丝无限放大,把那个还没有确定花落谁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若是得到还好,若是没有,人们总会认为自己损失了。这样的心理,大可在为国为民之上,小则为人为己之中。
陈坤和古清的心理便是为国式样的,林峰的这些作品早些录入教材便能够早些影响孩子的正常的教育观,晚一年便是一年的损失啊!
想让林峰的作品录入教材,林峰的年龄是个问题,是不容改变且不可避免的大问题,通过合法的渠道,在教育部的教材管理部门上通过会议举手表决的方法,陈坤老先生在教育部门任职的儿子已经试过了,失败而归,官场上重的便是资历和年龄,你一个连作协都没入的小小十七岁的音乐人竟然想成为教科书中的一份子,最起码要长几年吧。
既然走正道走不通那就走走侧面,虽然年纪稍微有些大了,但是他们的脑瓜依然灵活,不仅仅是在做学问上,还在其他的各个方面,那句话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本两人都有些犹豫要不要这么早,毕竟林峰确实年轻了些,但是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林峰的那首《水仙子》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江南景色,寥寥数十字呈现眼前,无论是格式还是用句都是如此的美妙,不给学生讲讲,怎么能让他们知道如此的美好的呢,美好世界的勾画要从最初勾勒。反正不管怎样有利于社会的就要用,其他一些人墨守的无用的规规矩矩就靠边吧。
所以,两个为国为民的老贼,决定利用舆论的力量,民意虽然却是无穷的,所以便有了这一长篇大论的分析,不然古清那边都分析过了,何必再分析一遍呢,虽然口吻和方法不一样,但是内容终归都一个意思。原因就在此,古清不好直接说,位置有些重,别的人就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