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致霖今天很高兴,虽然只是在船行后面起了两排屋子,他却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他和哥哥常致森两个人的私产。
常家原本不是陵水城人,而是在陵水城西南边的锦阳城。常家在锦阳城原本也算是小康之家,常父常青远是大昭锦仁七十六年的举人,也曾派过一任县官,后来因为在任上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三年任满时得了上司不通时务妄议朝政的评语,生生的断了官运。
不做官的常青远回了锦阳城,在自己家里开了个馆儿,因为常青远考中举人时名次还挺靠前,所以也有不少人家送子弟来跟着念书,束修年节礼都很丰厚,那时候常致森正好七岁,也跟着自己的爹一起读书。没想到常致森也是个读书的料子,九岁那年就考过了童生试,十二岁又考上了秀才,那一年跟着常青远读书的八个人有四个考上了秀才,人们都觉得常青远是有真本事的,上门来求学的也越来越多。
当时的城主宋君文也很欣赏常青远,就以城主府的名义开了个学堂,聘常青远为教谕。地方大的收的学生就多了,何况还有城主府的后台在,常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了。
常致森十岁那年,常致霖才刚出生。常青远与发妻齐氏感情特别好,就是齐氏生了常致森之后九年没再怀孕,常青远也没说过一句,终于第十个年头齐氏又生了常致霖。全家人如珠似宝似的对待着,早慧的常致森更是把弟弟宠爱的无以复加。
常致霖十岁前,生活一直是和乐美满的,爹疼娘爱哥哥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自己也争气,读书读的也好,嘴巴也会说,常青远已经打算等常致霖十岁的时候让他去考童生试,可一切都在常致霖十岁那年偏离了正常的轨迹。
常致霖二月十九的生日,从他生日过后一直到六月底,锦阳城一滴雨也没有下,田里的地干的裂了成人手臂粗细的口子,春种勉强的种了,可是刚出了小苗就被干死了。常家没有地,全靠学生的束修节礼和城主府的补贴,平时不干不旱的,粮价便宜,买着吃也足够了,还存了一部分银两,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