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逐鹿1900 > 火炮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二

火炮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二(5 / 20)

的差异。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普法战争法国大败之后,法军几乎照抄了他们对手的炮兵准则──法军从最基本的从德军身上学会了「试射」与「效力射」的分别,直到集中多个炮连的指挥方法,到「先进行炮兵决斗,再进行步兵火力支持」的作战步骤。如果硬要找出两军间炮兵准则的不同,就是德军炮兵比法军炮兵更有意愿把火炮推到战线前缘,在敌人步枪火力所及范围下提供直接火力支持。

法军开始接收他们名震天下的75公厘速射炮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原本比较退缩的准则修正为鼓励炮兵采取更具有侵略性的姿态。在高射速与钢铁防盾的保护下,法国陆军的理论家设计出了四炮炮连的战术──炮连在防盾保护下推进至距离敌军防线1,000公尺左右的距离,直接支持步兵营级、团级、旅级单位战斗。这种战术有个响亮的名字──「飙风」(Rafales)──强调炮手必须能够在敌军躲入掩体前,用最短时间内将三发以上的炮弹投射在敌人头上。法军相信这样的飙风式袭击,可以让敌军丧失抵抗意志,而无法抵挡法军步兵最强调的「密集刺刀冲锋」。

速射炮不会每次发射就跳离原位的特性让速射炮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直射武器,也让炮手在每次射击之后得以微调水平与高低方位,使曲射的准确性更高。这些优点法军在1897年的实验中就发现了,不过一直要等到日俄战争的经验引入,法军才将原本强调将炮兵推上前线的准则修改为尽量占领隐蔽阵地。1910年的法军准则中就清楚地指出,炮兵直接射击支持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曲射,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注意,1910年,法军才开始摈弃试算法开始实战实地精密计算、指导火炮射击。这是《逐鹿1900》在战术战法上的最大YY点。

法军与德军炮兵最大的差异在炮连的组成──法军是每连四炮、德军是六炮。法军的四炮炮连比较容易选择阵地、比较容易隐藏,但也相对比较脆弱,只要一门炮退出战斗就会对整个炮连的战斗效能产生严重影

最新小说: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做暴君 大唐昏君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三国之董卓之婿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战国之军师崛起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