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看,这样的安排并不影响法军军长将军内所有火力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根据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当时是由步兵军负责战斗中野战炮兵作战,因此在军设有一位炮兵旅旅长,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也是惟一有权限可以同时指挥一个以上炮兵团作战的人。
总归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军与德军在野战炮兵组织上相当程度反映了传统与新思维间的差异。德军采取了保守的作法,缓慢地从普法战争经验中一步一步改进,而法军则采取了激进的作法,在当时法军科技的优势下采取各种新观念、新想法,以试图同时在军事科技与组织、战法上同时达到极限。在此同时,德军愿意去进行榴弹炮实验,并尝试着将他们的重炮兵机动化,而法军则相信他们的75速射炮是天下无敌的,而拒绝对他们其它的炮兵部队进行创新的实验。
这样差异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德法两军依照不同的战略战术想定,在炮兵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就如同克劳塞维茨与约米尼之间的差异一样,而两国在基本观念上的差异透过了准则与组织,决定了两军炮兵部队最后在战场上的表现。
第三章榴弹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三个月中,每当德法两军战斗开始故事的发展都差不多,法国炮兵可以发射得更远、更快也更准,有的时候碰巧可以让德国佬的进攻暂时停顿下来,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中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德国炮兵在火炮性能上赢不过法国对手,不过他们却有一个优点──在战场上有这个优点就够了──就是德国炮兵总是能把他们的炮弹送到战场上最关键的地方,而他们的法国同行却总是找不出一个好方法,让自己与步兵间协调合作。
德国人除了证明了他们的准则优越与训练札实外,在火炮科技上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所有的观察家都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德军在榴弹炮科技上的创新,正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