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逐鹿1900 > 火炮的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

火炮的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6 / 12)

起,直到廿世纪开始的时候,影响火炮发射速度的不是如何更快地把炮弹放到火炮中,而是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每一次火炮发射都会让整门炮退离原本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如果任何炮手想要修正弹着的话,不仅要花费力气把火炮推回原本的位置,更要想办法让火炮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本的姿态,而这些费力的工作远比装填火炮需要更多的时间。

从1880年代起发明家们就开始设计出各式各样复杂的机构,以吸收火炮后座力,而早期可以吸收后座力的火炮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大型的火炮如舰炮或要塞炮可以装置又大又重的缓冲机构来吸收后座力,而小型火炮可以利用弹簧、金属片甚至利用炮手们的体重让炮架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上。但对野战炮兵来说,就算把重量减到最小,在大口径火炮上有用的装置也无法由马匹拖曳进行野战机动,而在可以有效吸收后座力的最大口径的小口径火炮,也无法将4公斤重的炮弹射到35,00公尺之外。

不过解决吸收后座力的问题不过就是需要时间罢了,既然在那个时代汽车与飞行器都已经发明出来了,各国的发明家不约而同地开始试图解决野战炮的后座力问题。德国的HeinrichEhrhardt在1896年提供了他所设计的速射炮给德军,在俄国Pulitov也提供了帝俄陆军另外一种设计,而真正超越时代的产品出现在1897年。在德军开始接收新型77公厘口径速射炮的一年之后,法国陆军开始接收一种由一位后勤军官所设计的新型75公厘口径速射炮。

当德国人夸耀着自己新型的77公厘速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6.85公斤重炮弹时,法国的新型火炮每分钟可以发射30发7.2公斤炮弹。在完美的「长行程复进系统」协助下,法国1897型速射炮在弹重更重、射速更高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完美演出。更重要的是,虽然射击速度是如此之快、后座力是如此猛烈,整门火炮在持续射击下几乎不会产生位移,因此炮手可以轻易地在每一次射击间,调整射击诸元以修正弹着点。

最新小说: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战国之军师崛起 城南政北 东宫娇妾 南城亡事 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