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写今天这章的时候,每每有种纠结的情绪在马儿的心里生根发芽。所谓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啥时候就成法兰西固有领土了呢?不过是路十四的时候,仗着自家拳头大,硬给抢去的而已。可怜的洛林公爵不得不跑去奥地利寄人篱下,后来干脆入赘进去,从此给哈布斯堡家族里增加了一丝洛林的血脉。至于洛林的老百姓,貌似对法国统治也没啥认同,一直到路十六上台还时不时闹腾一下,怎么中间革了一场命、乱了几十年,再让人家普鲁士抢回去,他喵的就《最后一课》了呢?然后,咱终于明白了所谓法国人的爱国主义,原来就是我抢你的东西是理所当然,你再往回抢,就是混账王八蛋。啧啧,多么伟大的精神啊,两个字,鄙视!
————————满含鄙视的分割线————————
打仗这东西,如果从国家角度上讲,绝对是个高风险行当。赢了还好说,算是起码把本钱保住了,说不定还有点赚头,可要是输了,那肯定是血本无归,说不定连全家上下的小命都搭进去还不算完,子子孙孙也要给人当牛做马。
然而,同样的问题对商人来说,却无疑是一笔回报惊人的好买卖。战争前期且不说他,别管是随军商团还是战略物资交易,都是一等一的富贵前程,要说到这世界上把钱最不当钱的人,政府官员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毫无愧色的排入三甲之内,为了战争胜利,哪怕花光国库里的最后一个铜板他们都不会在乎,即便是战争失利,新的政府为了自身的信誉计,也很少有胆子不承认这些来自前人的欠款单。
不过嘛,总体来讲,在战争局势尚未分明的时候就进行投资,多少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相比之下,如果能准确地把握战局,趁着战时萧条尚未结束的时候展开收购或者投资,那可就真是一笔用白菜价买金圪塔的好生意了。
和普通的产业商人相比,在政治民生方面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金融家们先天上就在这种战争投机生意里面具有优势,如果停战的消息确实,那他们眼下聚集硬通货的反应倒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