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仅得身免。无它,袁家声望太高了,也不怕你是什么圣人子孙,稍坏点名声来换取一州之地,这买卖划得来。
七弯八拐,现在已将借粮之事和君臣大义掺和到了一起,一时间孔融竟想不出反驳之语,枯坐席上,犹自叹息。
见火候已到,李臣长躬不起,柔声道,“便得三千斛粮,已解燃眉之急,我家主公自会感激不尽,rì后若有事,当不惜余力,以偿恩德。北海有文治,平原有武备,两家和谐,定保得青州太平。”
※※※
客栈雅间内,灯火通明,一群管事捧着账册,正待主人查询。
“在平寿,我糜家米业还有多少存粮?”糜竺坐在垫上,有美姬熏香净手,替他轻揉着太阳**,胖人容易累,他忙碌了一整天,已颇有几分疲惫。
自有人飞快地翻着册子,很快便核算出来,“回大老爷话,尚余万斛。”
他眯着眼,微琢磨了下,说道,“腾空两艘艑船来,孔北海出了三千斛,我不便太逾越,就运两千斛黍子去平原吧。”
“按市价,可值八十万钱。”
糜竺却抚额轻笑,“不到百万,太便宜了。”
自古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平原缺粮,想必区区三千斛,还是不够使唤的,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早前在孔府,李佐之一席话,直听得人浑身冷汗,虽有些偏颇强辩,却也符合形势。更重要的是,言语间那股天下虽大,独领风sāo的气魄。
平原小国,却养得起这般人材?这让糜竺对那刘玄德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
商人逐利投资,自然要看得长远,昔rì异人落魄王孙,身为赵国质子,也还有吕不韦慧眼识人,认为获利无穷。
今rì刘备虽是小小国相,说不准rì后也成得了大气候,为家业子孙计,拿八十万钱买个人情,结个善缘,难道还不廉价么?
一阵环佩叮咚之音传入耳中,抬眼看,小妹糜贞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大小姐。”管事们纷纷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