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傻丫头快小些空谷传,小心打你个吊民伐。”
这样的故事简直可以与古贤郑玄“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的俏婢相媲美了。一时各大世家中,采购《千字文》为下人识字教材的事颇为多见。如果现在你去某大世家拜访,旁边的侍女不会说句“肆筵设席,鼓瑟吹笙”,你都不好意思再和人家打招呼。
—
很快奚氏印书坊的第二批书就又问世了。这一次更是一次大手笔,印书坊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将《诗》、《书》、《礼》、《易》、《春秋》、《老子》、《论语》等经典全数印了出来。由于这次是轻车熟路,成本控制又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这批书的价格较之上次更低了。为了鼓励众人购买,在奚氏印书坊的建议下,各书坊都推出了成套购买更有优惠的政策,导致成套买经的文人学子络绎不绝,一时各书坊都差点被挤爆了。而各地手拿书卷,边行边吟哦的书生,几乎处处可见,成了新年一景。
但这一次卢鸿并没有参与印书。事实上,他连前不久的阳玄坛讲经都没有参加。除了听从孔颖达的教诲,减少出头露面的次数,埋头攻读外,也是为了给卢家才俊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太极书院中,卢鸿亲自组织了一个他称为“观岚阁”的精英班。
这个“观岚阁”事实上就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的考试培训班,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扶持挑选入阁的卢家子弟在科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然“观岚阁”是不会对其他世家的子弟开放的,目前还是一个只有卢家少数人知道的机密。也许日后会有经过考验获得认可的平民子弟进入,但现在只有两个卢家子弟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接受了特别的培训及包装。
此次参加阳玄坛讲经的卢家队伍中,就包括这两名卢家年轻人。他们通过一系列设计,希望在玄坛讲经中一鸣惊人,为日后参加科举奠定基础。
除了参加玄坛讲经这样的经会以外,卢鸿还充分利用手中的印书坊,增加这阁中精英的影响。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