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看到手中印制精美又带有释义的线装《千字文》,听到奚老大报出的价格时,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他们甚至再三地询问了价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真是无法想象!这样精美的线装书。怎么可能有这样低的价格?难道真是印书坊背后的卢家为了挣一份名望,不惜成本地赔本赚吆喝?
但当奚老大讲明出货的数量时,所有的人都确信,这批书肯定是确实有这样低的成本。那么大数量地书籍,如果真是贴钱卖,就算是卢氏这样的世家也不可能承受得起。
就象上一次的《范阳经辩录》一样,这一批《千字文》同样在市面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与《范阳经辩录》不同,《千字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极为低廉的价格,以至于比起一般人买纸墨自己抄写。还要便宜得多。世人除了对书籍采用地纸张颇为好奇外,更为惊讶这样的书籍怎么能有这样低的成本,更是对奚家印书坊后序的出版书籍充满了期待。
此次奚家印书坊在委托代理书坊销售时,虽然书价很低,但由于成本更低,且数量巨大。因此赚得比上次一点也不少。各书坊的老板同样是赚得盆满钵满。奚老大这回是真的从书中看出了商机,摩拳擦掌地要把印书的事业发扬光大。
印书坊中的工匠及帮工也都得到了一份颇为丰厚地工钱,同时作为奖励与纪念,书坊中每个参与的人,都得到了一本新版《千字文》。
这本《千字文》众工匠都是第一批读者。印书坊现在的识字活动在洗砚老师的主持下,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洗砚地新媳妇环儿,在经过了洗砚的突击培训后,也已经走马上任。在内堂办起了丫环婆子们参与的识字扫盲班。当然内堂的教材是没有免费提供的。只是以现在《千字文》的价格
购置,也不是什么大事。
卢家婢女皆识字的风雅故事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尤其是有一次,卢祖安一个多年朋友来访时。见府中两个丫环,边行边说。一个手持水盂地报怨道:“老爷没休川流不,却要我去取金生丽。”另一个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