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

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3 / 3)

轻了不少,总共在七十斤上下。弹头装的是三十斤的苦味酸,外加重达十斤的铁屑,十斤重的外体,加上二十斤的发射药。射程不远,比不上自己的前辈火箭,也赶不上自己的大哥水龙,只有三四百米远。二百米之内最为保险。

第一波射出的仅仅是五枚,从发射架上腾起,冒着一股股火焰扎进了战场。“轰……隆”,后阵的梁明感觉好似耳根后落了个响雷,嗡嗡直响。

三十斤的苦味酸,爆炸力自然是惊人的,无数的碎片四散开来,那矫健的骏马,强壮的战士,如今就像是不存在一般被弹片破体而过。焦热的弹片破入血肉之躯,在留下一句句支离破碎的尸体的同时也留下了一股令人恶心的焦丑。

假如现在停止了战争,救助伤员的大夫便会发现一幕让人胆寒的场景,爆炸的边缘不少肉体上的伤口已经结合了,炙热的弹片划破肉体的同时也封住了血管。而着弹的中央处,被撕裂的肢体一边汩汩的冒出鲜血,另一边却是焦臭扑鼻。

骑兵在机枪不曾出现的年代里,战斗力确实是强悍的,但是用骑兵正面去冲锋严阵以待的火器部队,效果显然是不会太好的。就比如后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

近万人的蒙古精锐落得什么下场?

早在战前(9月19日),清廷曾告谕僧格林沁等:“拿获奸细,据供:逆夷用兵,马队在前,步卒在后,临阵则马队分张两翼,步卒分三层前进。前层踞地,中层微府,后层屹立,前层先行开枪,中层继之,后层又继之,我军若迎头轰击,马匹一经受伤,必然惊溃,惟有斜抄横击,轰毙必多等语。

虽然时间后差距,但也可以看出正面冲锋的不足之处,“马匹一经受伤,必然惊溃”,这正是西班牙卫戍骑兵的死穴。

最新小说: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城南政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