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九章 转回视线 上

九章 转回视线 上(3 / 3)

年战争胜利后的英国同欧洲的其余国家一样开始了对东方的怀疑,现在肯尼兹·森的到来使得众多学者有了“详实”的取证。

肯尼兹·森对于中国的印象仅限于脑后的辫子,趾高气昂的官员和值钱的瓷器和茶叶,对于中国的实况那里有什么了解?不过为了继续自己的“成功”,肯尼兹·森只好将自己两个月来同船上翻译谈论“心得”翻了出来,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句闲谈的说笑,竟惊动了整个欧洲。

2000千年的中国,施行了一种“征召制度”,就是选拔各地品德、才学出众的贤人出任官职。

1000多年前,中国施行了一种更先进、更文明的选举办法——科考,全国数以万计的学者经过考试,优秀者出任官员。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施行着一种内部考核制度,政绩优良的升任高官,不合格的罢黜官职。

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员体制中有一种“御史”的存在,他们是向皇帝进言纠错的,并且督察官员的腐败。

这四句普普通通的话,倾倒了无数的学者。因为在英国,不,在整个欧洲,官员的产生不过是出于国王的恩赐,或是世袭。西方的文官制度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相继施行。

梁明应该赏赐给肯尼兹·森十万两白银,他起到的作用岂是金钱可形容的。当然相比在英伦三岛的肯尼兹·森,身处欧洲大陆霸主之地的克劳德·卡尼基,他的表现同样出人预料的精彩。

最新小说: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探花 替嫁太子妃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东宫娇妾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城南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