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学生在参加灾后心理应急疏导培训后走进病房,给伤员擦脸,陪家属聊天,抚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
灾情重,任务紧。在第一时间提供保障,尽快安置数万名灾区群众,不让他们受冻挨饿,为救援人员提供救援和生活保障,与救治伤员一样成为当务之急。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来自各地和相关部门的援助行动,旋即展开——
民政部、铁道部、民航局、总参作战部等迅速启动救灾联动机制,协调解决灾区救灾物资供应问题。
商务部启动一级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投放600吨中央储备冻牛羊肉到地震灾区,做好方便面、饮用水、火腿肠、盒装牛奶等方便食品供应。
各种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向灾区汇集。
截至20日15时,已有34468顶棉帐篷、棉大衣55407件、棉被188913床运抵玉树地震灾区。此外,大批的野战食品、方便食品和矿泉水、折叠床、简易厕所、应急灯、行军床、毛毯等也抵达灾区。
14日,民营企业家陈光标率救援人员和数十台机械设备连夜驰援玉树。而他从自己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派出33名民兵队员已于14日下午3点半抵达灾区投入救灾。“面临国难,考验每位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时刻到了。”
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紧急调集了距离玉树最近的青海西宁、四川雅安、成都等地约60台中型挖掘机和25吨左右汽车起重机等灾区急需的救援设备驰援玉树……
一支支救援队伍、一辆辆救援车辆、一笔笔援助物资,迅速集结,向着同一个方向,出发!
祁之凯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公司员工,15日晚跟着救援队伍踏上了从西宁到玉树灾区救援“生命线”——从西宁出发,翻越日月山、柳梢沟、大小野马岭,以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山口,全程约820公里。
在各种有力保障的支撑下,玉树灾区的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