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主持编撰的夏汉国史至今仍是被夏汉国宫廷和学术界各方大力推崇的经典著作和学校教材。这位学者之所以获得如此崇高的威望,其秘诀就在于这一朝国王主政后,他对自己前半生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正,直至面目全非。最终他赢得了国王及宫廷高层的青睐,于是被加冕为学术界的大学士,成为万众仰慕的学术权威。他一生所达到的最辉煌的顶点,就是被御批为国王立传,为此他得到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被国王亲自召见的无尚荣耀。但多年后的一次不谨慎的谈话却葬送了这位伟大历史学家的光辉前程。在一次私下和他最信赖的朋友交谈时,他袒露心扉,说自己后半生所做的一切学术都是违心和错误的。更要命的是他还透露自己那次受国王召见时根本就没有见到国王本人,自始至终都是由国王的贴身秘书在担任传话的使者。只是他被下令对外必须宣称见到了国王本人,并且国王看上去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多么仁慈善良和充满智慧,临走时还与之热情地握手道别云云。谁知那次密谈后,那位他最信赖的朋友竟将他所说之内容密告给了宫廷方面,国王顿时勃然大怒,断然采取果断措施,在整个夏汉国内掀起一场严厉的整肃运动,将这位曾经功勋卓著的大学者及其与之认识或间接认识的五万五千名学者一夜间或失踪,或贬职,其中也包括那位告密者。他们的藏书和著述也被查抄一空。谁也不知道发起这场运动的真正缘由。而惹祸的那位大学者却在莫名病逝后不久被官方隆重地授勋和纪念。他的纪念雕塑矗立在许多大学的广场和大厅,而他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对国王无比的忠贞爱戴也成为人们世代效仿的楷模。
太悟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翻开来,立刻就看的入了迷,从此他就一头扎入了这些书籍中,直至三十年后他老死于这间书房中。
当劳心第一次走进这间书房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象爱因斯坦似的老人埋首于几大摞书塔之间对着空气交谈着。他的皮肤晦暗而松弛,那是由于极少见到阳光的缘故;暗淡的书房中他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