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去了满洲,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切不能因麻痹大意而吃亏,堕了我陆军男儿的威名,被海军耻笑。”梧州港码头边,廉梧管委会主任汤墨羽拉着第二混成团团长牛策的手,殷切说道。
其实,第二混成团作为陆军主力之一,地位何等尊崇,一介管委会主任本来也无权对他们发号施令。但汤墨羽是什么身份?原主力团团长,退役陆军上校(退出现役前加了一级,算是荣退了),是牛策的老前辈,因此完全够格指点他。
而牛策的部队在廉梧屯驻三年,历经钦州、梧州、横州数地,每至一地,管委会都竭尽所能解决军需供给问题,绝无短少,可谓至矣尽矣。而且,牛策出身一般,与汤墨羽这种“豪门贵阀”有点差距,因此还是比较谦虚的。只听他说道:“请汤主任放心,第二混成团老兵很多,不会犯任何低级错误的。我部撤走后,潜伏在廉梧境内的宵小可能会有异动,汤主任不妨硬起手来,杀一儆百,让他们死了那条心。廉梧的天,是咱们东岸人的!”
“呵呵,果然是干劲十足。”汤墨羽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牛团长。我已经和越南方面谈妥了,高平李嗣兴部三万余人将分批撤出。撤出后,这批人将在廉梧境内逗留一段时间,正好拿他们去打打治安战,总不能白吃饭嘛。而且,我这里还有两个新军师,有初步训练完毕的五个县保安团,兵力不弱的,应付起来没什么问题。除非长沙的李来亨吃饱了撑的派大军过来打我们,但他敢吗?”
话说南明晋王残部在越北山区盘踞数年,如今都快成北越政权的一块心病了。打,折损太严重,白白给了对手机会;不打吧,人家在山里招兵买马,公然立旗,也不是个事情。东岸人出面与北越谈判,让李嗣兴部三万余人撤出那个穷山沟沟,对北越政权来说当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为此,他们还被东岸人敲诈了六万吨粮食作为“遣散费”,十年内付清,倒是给财政不甚宽裕的廉梧管委会减轻了很多负担。
而对李嗣兴来说,撤出越北山区也是一个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