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二百八十章 大赢家 七

第二百八十章 大赢家 七(3 / 6)

要面对克里米亚本土势力的博弈,不可能决定一切。

土耳其人都这样了,东岸人就更不可能对其施加什么影响了,况且这也可能会引起土耳其人的恶感,得不偿失。他们目前所能做的,一般来说就只是尽量与克里米亚汗国的大多数贵人们搞好关系,然后通过经济利益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这种从经济层面的渗透,看起来不是太惹人眼,但影响力却绝对不可低估,而且还胜在稳固。

比如,早些年莫三主要靠着奥斯曼帝国的权贵引路,通过奴隶贸易慢慢楔入了克里米亚汗国境内,然后积累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等到到了郑勇主政的年代后,除继续维持并扩大奴隶贸易的规模(这项贸易至此已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具备了政治属性)之外,还在末期力主引进意大利资本,使其向克里米亚汗国的封建主们贷款建立谷物种植园,并签订了包购协议,力促克里米亚汗国的经济转型——这项投资其实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克里米亚汗国继奴隶外获得了另一项稳定的出口商品,在东欧平原战火渐熄、奴隶来源越来越不稳定的当下,谷物贸易显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越来越能给封建领主和大汗带来收入;而对于热*那亚等意大利邦国呢,同样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盖因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就缺少稳定的谷物来源,为此各国纷纷建立丰裕公署储备粮食平抑粮价就是明证,如果现在克里米亚汗国能够及埃及、黎凡特地区后成为第三大稳定谷物来源,意大利人还是很高兴的,因此他们在东岸人的撮合下,欣然与克里米亚人签订了一份长期的包购协议,并支付一笔可观的预付款,可谓是皆大欢喜。

哈吉港这座由南海运输公司投资并获得五十年经营权的港口城市,现在就主要承担着往意大利地区运输谷物的重任,这使得下了大本钱的南海公司的账面上终于稍稍好看了一些。而谷物运输之所以都走这里,其实说白了还有克里米亚汗国的港口设施太差了,半岛上除了一个卡法港(还是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之外,再无一个像样的码头,基础设施烂得令人发指

最新小说: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探花 南城亡事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城南政北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