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Valley)这是智利传统的葡萄酒产区,有400年的历史了,这里也能出产优质葡萄酒。种植面积约为10807公顷,红白品种比例为46/54。
13、比奥比奥谷(Bío-BíoValley)BIOBIO种植了黑比诺、雷司令、霞多丽和琼瑶浆等品种。而MALLECO谷,也是BIOBIO盆地的一部分,基本上跟BIOBIO谷差不多,这里出产不错的霞多丽。
14、马勒库谷(也称马也考山谷MallecoValley)MALLECO是现在智利最南端的产区,尽管一些实验性的葡萄园已经延伸至更南方的Osorno。虽然这一地区的高降水和短生长季对其他的葡萄品种来说充满风险,但对于霞多丽(Chardonnay)来说则特别适合生长,实验性的黑比诺(PinotNoir)种植也充满希望。[11]
智利的气候对葡萄树的光合作用帮助很大。晚上的低温又给予了葡萄树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条件。色泽和香气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于夏天干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环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这样好的种植环境,在全球都很少见。
2011年5月,智利设立了三种新的葡萄酒区域(Area)名称,称为ComplementaryDenominationsofQuality,将葡萄园的地理位置从东到西划分为Andes(靠安第斯山)、EntreCordilleras(安第斯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和Costa(沿海),作为法定产区的补充信息[19]。这个设计目的在更好的区分出智利葡萄产区。因为这些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葡萄的品质。2012年9月29日,智利农业部颁布法令通过了这三个新的命名,并添加进该国的1994年葡萄酒法律[20]。新命名涵盖智利整个葡萄种植区,从南部的马勒科谷(MallecoValley)到北部的艾尔奇谷(ElquiValley)。新的命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