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虽然有些气势汹汹,不可辩驳,可实际上却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给那些没士气的人加油打气罢了。
而袁绍,作为河北霸主也不像他说得那样不堪。人家要是真没什么本事,他凭什么能夺取四州之地?凭什么能有战将千员、谋士无数?又凭什么能与曹操抗衡呢?
单单是凭他显赫的“四世三公”的家世吗?那袁术的败亡怎么解释呢?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嘛!其实用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来形容袁绍一点儿也不过分。
可是,就是这样的状态下,袁绍为什么还是败了呢?作为在这个世界《三国演义》的作者,林子昂是这么认为的。。。。。。
袁绍这个人在东汉末年,是当时少数几个有本事的人。他早期的成功离不开他光荣的家世,但更多的是他出色的能力与才华!要不然,他身边也不可能聚集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
用今天的话来说,袁绍他是个好领导,有能力,可是他缺少魄力。他能收揽人心,却不能人尽其用。他对人不像曹操那样事事留三分,你甚至可以把他当朋友,可是这个朋友却斗不过“小人”。。。。。。
林子昂把官渡之战的对决归结为是两军主帅之间的对决,也是两人性格的对决。
事到临头,曹操可以毅然的下决断,而袁绍却总是看着你、看着他,摇摆不定,等到时机过去才后悔莫及。从这个角度去看,袁绍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至少不是一个心理成熟的军事家。
曹操都可以几次对来投的许攸说谎话,而袁绍竟然把刘备这个枭雄从眼皮子底下放走了。这也可以看出,袁绍却是很不适合跟曹操对垒,他真的斗不过这些狡猾得都快成精的老狐狸!
没有粮食了,曹操还听荀彧的建议继续与袁绍对峙。而袁绍先是不听田丰、沮授建议在前,又不纳许攸奇袭之议于后,最终导致乌巢大火,粮草尽毁,战场上也一败再败。这里更是看出,袁绍有些过于自信,有时候又太武断。
总之一点,袁绍败了,也即将灭亡了。曹操会一统天下